首页 黄历生活 历史 文昌宫为什么被视为禄星 天上有景星吗
文昌宫为什么被视为禄星 天上有景星吗
更新时间:2024-06-27 00:08:11

  导读:天上的星星那么多,你认识多少颗呢?其中福禄寿三星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,那么你都了解这些星星吗?文昌宫为什么被视为禄星呢?景星又是什么星,天上有景星吗?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  文昌宫为什么被视为“禄星”?

  禄,通常是指政府官员的俸禄,即高官厚禄,由此也就代指当官发财。

  北宋时,中官紫微垣外的整个文昌宫被视为禄星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官都是文化人,隋唐以后基本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成为朝廷官员的;即使是武将,也都有浓厚的文化基础,能词善赋。譬如北宋武将岳飞的《满江红》: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……”无论思想意义,还是艺术造诣,都属上乘,满篇激荡着爱国情操和民族精神,至今鼓舞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。南宋武将辛弃疾的《破阵子》: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……”是多么意气昂扬,如同霹雳惊天!文天祥更是文官出身的爱国将领,他的《过零丁洋》中的名句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同样是千古绝唱。中国古代将领无一不是文武全才,因此文昌宫内既有武将,亦有文臣,而且武将还排序在文臣之前。

  天上有“景星”吗?

  在古人看来,天上除福、寿、禄三星外,还有一种“景星”。景是太阳光的意思,即星的光亮堪比太阳。后来引申为景仰、敬慕,总之都是从低处向高处看的意思。景星也被称作“德星”,但没有指定是哪一颗星,也不固定出现。只是当哪个国家的国君有德,治理国家有方,国富民强,景星也就是德星就会出现。明朝太平天子宣德皇帝朱瞻基,在位时励精图治,国家强盛,被誉为太平盛世,曾有“景星”出现。明宣德八年(1433年)闰八月戊午,闪着青、红、黄颜色的三颗明亮的星出现在西北方向的天门,星体有碗大,星色明朗清润,在空中闪烁了许久,最后聚集成半月形。知天象者说:“天子任贤使能,法令清明,四海欢悦,则景星现。”意思是说,皇帝任用有道德有能力的大臣辅佐,法律公正严明有条理,五湖四海的百姓都欢快喜悦,因此景星出现。

  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文昌宫为什么被视为禄星,天上有景星吗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相关推荐
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 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什么
导读:古代有乐器,自然有歌舞,不少著名舞曲都是流行于各大宫廷之间,各朝各代也有自己流行的舞曲,至今还流传不少下来。若是问你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,你能回答出来吗?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什么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《阳关三叠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,产生于唐代,是根据著名诗...
优伶指的是什么人 九宫十三调都是什么
导读:现代大家都在追星,很多明星都是演员,古代也有明星,也有演员,只不过那时候的叫法并非演员,地位也没有现在如此之高。那么,优伶指的是什么人?九宫十三调都是什么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优伶指的是什么人优伶,现在多称伶人,所指的是具有身段、本事突出的演艺人员。古汉语里优和伶都是演员的意思。现在...
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 《高山流水》是怎么来的
导读:中国音乐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乐器,还有经典著名的各种曲谱,不少人还在演绎这样的名曲,人们听了还是觉得震撼人心。那么,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?《高山流水》是怎么来的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《高山流水》: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,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,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竟能领会到这是...
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 编钟是一种什么乐器
导读:我们常看见古人表演才艺的时候,女子都是弹琴的,而且很多场合都会出现古琴这样的乐器,可见古代时候大家对古琴的喜爱程度。那么,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呢?想知道编钟是一种什么乐器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“琴者,情也;琴者,禁也。”吹箫抚琴、吟诗作画、登高远游、对酒当...
何谓二胡和笛子 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
导读:在古代的乐器中,二胡的地位可想而知,不少人说二胡的音乐可谓一绝,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。那么,何谓二胡和笛子?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呢?想要了解这些乐器的由来和作用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何谓“二胡”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,由胡琴发展而成,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、流行普遍并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...
筝始于什么时候 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
导读:我们在看古代乐器的时候,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懂的乐器,比如筝,比如筝,箜篌,还有就是古琴和琵琶,这都是古代时候常用到的演奏乐器。那么,筝始于什么时候?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筝始于什么时候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,形成流传于秦地(主要是陕西、甘肃一带),盛行于隋唐。...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