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黄历生活 历史 紫禁城内廷与天象有关系吗 紫禁城内有日月交辉吗
紫禁城内廷与天象有关系吗 紫禁城内有日月交辉吗
更新时间:2024-06-27 00:06:27

  紫禁城在明朝的时候就建立了,距今已经有几百年历史,现今保存的还不错,大家都有机会去到紫禁城内游览,了解紫禁城内的各处建筑特点。那么,紫禁城内廷与天象有关系吗?紫禁城内有日月交辉吗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  紫禁城内廷与天象有关系吗?

  紫禁城名称取自于紫微垣,从城的整体来看,前廷三大殿可视为皇帝与诸侯、文官武将等藩臣处理国政的上垣太微垣,那么后廷便可视为皇帝及正宫皇后、妃嫔们和皇子们居住的中垣紫微垣。星空紫微垣内,顺序排列着太子星、太一帝星、庶子星即皇子星、后宫星。再后为勾陈四星。勾陈四星中最大的那颗星为正妃,三小星为次妃,即偏妃、妃嫔。紫禁城的后廷也正是依据紫微垣的星象位置而安排位次的。皇太子宫安排在东方的东华门内,而皇子们及正妃皇后和偏妃们的处所则安排在皇帝寝宫之后。

  内廷寝宫有三座主要宫殿,进入后寝乾清门后,是一条高于地面的蟠龙望柱的甬道,恰如天上中官由6颗星组成的“阁道”。阁道上由南向北顺序排列的是:乾清宫、交泰殿和坤宁宫。“乾”清宫为皇帝寝宫,乾代表天,又代表阳,在诸宫之首,正是天上太一帝所居的太子星东宫之西的位置;第三座是坤宁宫,为正宫皇后所居。“坤”代表地,又代表阴,在后宫所有妃嫔的住所中属于最金碧辉煌的宫殿,恰符合天上那颗明亮的正妃星辰的地位。

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南京所建紫禁城,在皇帝与皇后所居的两宫之间并没有交泰殿,只有一个省躬殿。但是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,在两宫之间建了一座交泰殿。所谓“交泰”是天与地、乾与坤的相交融而呈现出的阴阳和谐。古人认为,天地交泰是盛世的象征。永乐皇帝所建紫禁城的交泰殿,正是象征着天地交融、和谐相处,进而带来天下太平盛世、皇朝繁荣昌盛的景象。交泰殿内有古代标明时间的铜壶滴漏。铜壶滴漏本身就蕴涵着天时为地利所用,计算十二时辰的交替与永无休止的年月日时的积累。并与前廷奉天殿日晷遥相呼应,象征着皇朝时时刻刻遵循着农时四季,督促民间百姓男耕女织,营造着天下万民乐融融的大千世界。

  乾清宫、坤宁宫和交泰殿代表天地人三才吗?

  以古代的“三才”之说,乾清宫、坤宁宫和交泰殿这后廷两宫一殿也深存寓意。古人认为,天、地、人谓之三才。天地初始,混沌之气,轻清升起为天,重浊下沉为地。天为阳,地为阴。人生于天地之间,秉承阴阳之气,因而生生不息,代代相传,与天地相存共生。因此天为天才,地为地才,人为人才。乾清宫为天,为阳,无疑是天才的代表;坤宁宫为地,为阴,自然象征地才。交泰殿在天地之间,泰,为“通达”、“流畅”之意,如人秉阴阳之气,使天地阴阳汇于一体,相互流淌而通畅,名“交泰”,无疑代表人才。

  现在我们常说的“天才”“人才”这种词汇,就是由此而来的。

  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而建的紫禁城,增设了交泰殿,使紫禁城的建筑更加完善,天象的寓意更加深厚。

  紫禁城内有日月交辉吗?

  乾清宫为天,坤宁宫为地,交泰殿为天地交融。既然有天地,就必然要有日月。在这内寝三宫的东、西两旁围墙上,东设有日精门,西建有月华门,日月交辉,象征太阳出自东方,月亮出自西方——上弦月在西方出,环绕着周天运行。日月合璧,又暗含着大明皇朝的朝代名称——“明”。两旁又有东、西六宫,为妃嫔居所。共十二宫,恰如日月辉映下一年里的十二个月。如果加上乾清、坤宁和交泰这两宫一殿,合计为十五座宫殿。组成紫微垣的垣共有多少颗星?恰好十五颗。以紫禁城后廷寓意紫微垣,这正是紫禁城设计者的深刻用意。

  紫禁城内有天干地支吗?

  紫禁城内也有天干地支。以妃嫔们所居十二宫的数字来看,就是十二地支的数量。那么,天干又在哪里呢?答案是,同在后宫。原来,就在东、西六宫之北,宫后御苑的东、西两边,一处名“乾东五所”,一处名“乾西五所”。这两个五所,都是明朝皇子们在幼年时居住的地方,封王以后成年了,就要离开北京到各藩国去捍卫国家安危,去建立王业。之所以称之为“乾”,是指这些幼童们都是未来的王,是仅次于居住在乾清宫里皇帝的龙子龙孙,因而也属于乾阳。再者,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在皇帝所居乾清宫的东、西两边,孩子们将来又是天子的左膀右臂,故称“乾东”“乾西”。“五所”则是指五座三进院子组成的宫殿,东、西各五座。但皇子未封王时所居不能称“宫”或“殿”,只能叫“所”。

  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加起来,正是“十”,是天干的数字。

  男性皇子的十天干,与女性妃嫔十二地支,又是一组代表天与地、阳与阴、男与女的和谐画面。

相关推荐
优伶指的是什么人 九宫十三调都是什么
导读:现代大家都在追星,很多明星都是演员,古代也有明星,也有演员,只不过那时候的叫法并非演员,地位也没有现在如此之高。那么,优伶指的是什么人?九宫十三调都是什么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优伶指的是什么人优伶,现在多称伶人,所指的是具有身段、本事突出的演艺人员。古汉语里优和伶都是演员的意思。现在...
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 《高山流水》是怎么来的
导读:中国音乐流传下来的不仅是乐器,还有经典著名的各种曲谱,不少人还在演绎这样的名曲,人们听了还是觉得震撼人心。那么,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?《高山流水》是怎么来的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中国十大古曲都是什么《高山流水》: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,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,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竟能领会到这是...
筝始于什么时候 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
导读:我们在看古代乐器的时候,你会发现很多你不懂的乐器,比如筝,比如筝,箜篌,还有就是古琴和琵琶,这都是古代时候常用到的演奏乐器。那么,筝始于什么时候?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筝始于什么时候筝是我国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,形成流传于秦地(主要是陕西、甘肃一带),盛行于隋唐。...
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 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什么
导读:古代有乐器,自然有歌舞,不少著名舞曲都是流行于各大宫廷之间,各朝各代也有自己流行的舞曲,至今还流传不少下来。若是问你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,你能回答出来吗?唐朝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是什么呢?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《阳关三叠》是谁的作品《阳关三叠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,产生于唐代,是根据著名诗...
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 编钟是一种什么乐器
导读:我们常看见古人表演才艺的时候,女子都是弹琴的,而且很多场合都会出现古琴这样的乐器,可见古代时候大家对古琴的喜爱程度。那么,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呢?想知道编钟是一种什么乐器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古琴是什么样子的鼓是怎么来的“琴者,情也;琴者,禁也。”吹箫抚琴、吟诗作画、登高远游、对酒当...
何谓二胡和笛子 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
导读:在古代的乐器中,二胡的地位可想而知,不少人说二胡的音乐可谓一绝,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。那么,何谓二胡和笛子?洞箫和葫芦丝是怎么来的呢?想要了解这些乐器的由来和作用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何谓“二胡”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,由胡琴发展而成,是中国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、流行普遍并具有代表性的拉弦乐器...
查看更多